首页 > 娱乐 > 娱乐作品 > 《夜行人生》来了,看起来又是一部典型的大本制造

《夜行人生》来了,看起来又是一部典型的大本制造

来源:范儿谷    阅读: 2.5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文章来源:橘子娱乐 ,标题:《夜行人生》来了,看起来又是一部典型的大本制造- 责任编辑:Ring

《夜行人生》来了,看起来又是一部典型的大本制造

文:刘二千,自由影评人

美国时间1月13日,本·阿弗莱克集编、导、演三位一体的《夜行人生》(Live by Night)正式公映。算上此前的《失踪宝贝》(2007)、《城中大盗》(2010)和《逃离德黑兰》(2012),这已是大本的第四部执导作品。影片讲述了1920年代禁酒令时期(the Prohibition Era)的美国黑帮故事。

《夜行人生》来了,看起来又是一部典型的大本制造 第2张

1919年,美国国会批准颁布了宪法第18条修正案,规定“自本条批准一年以后,凡在合众国及其管辖土地境内,酒类饮料的制造、售卖或转运,均应禁止。其输出或输入于合众国及其管辖的领地,亦应禁止”。禁酒令的出台标志着1890-1920年代“进步主义”运动(theProgressive)的最后一个高峰,其背后动机是试图以立国初期禁欲、虔敬的清教徒精神来克服迅速工业化、城市化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并得到了当时女权运动的支持。

《夜行人生》来了,看起来又是一部典型的大本制造 第3张

然而,禁酒令并没有带来纯真年代的复苏。国家权力固然能够废黜常规的市场机制,却也同时催生了一个处于权力真空期的巨大黑市。于是一时间,万马嘶鸣、四处骚然,各方势力为进入这一权力空间展开了异常残酷的争夺。很大程度上可以说,禁酒令制造了美国黑帮的第一个黄金岁月,这些主要以族裔划分的黑帮以走私、非法制造与售卖接管了利润惊人的美国酒业市场,并建立起庞大的犯罪帝国。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赖以发家的正是贩卖私酒,而《美国往事》、《大西洋帝国》等众多影视剧对禁酒令时期也都有所触及。

《夜行人生》来了,看起来又是一部典型的大本制造 第4张

《夜行人生》便置身于这一传统之中。在影片里,出身于波士顿警察世家的乔·考夫林(大本饰演)从一战归来,决定“留下一名士兵,成为一名不法之徒”。他首先加入波士顿的爱尔兰黑帮,却因爱上老大亚伯·怀特的情妇而避入狱中,并在狱中转投意大利黑帮老大马索。出狱后他和马索一起扳倒亚伯,随后南下佛罗里达、建立起自己的朗姆酒帝国。最后则是乔与马索双方的决战。可以说,这是一个在破坏规则的混乱中试图重建规则的江湖故事,其中有横飞的子弹和燃烧的荷尔蒙,也有喧腾的欲望和动荡不安的命运。

《夜行人生》来了,看起来又是一部典型的大本制造 第5张

《夜行人生》有两个点很容易让人想起导演前作。首先,它由丹尼斯·勒翰(Dennis Lehane)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而十年前大本正是通过改编其作品拍出了《失踪宝贝》,开启了自己的导演生涯。对于勒翰,中国读者应该并不陌生,这不仅是因为其主要作品都已有中译本(包括《夜行人生》),更因为这些作品以冷峻、酷烈又富有文学性的硬派风格吸引了众多导演将它们搬上大荧幕,其中就有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神秘河》和马丁·斯科塞斯的《禁闭岛》。

《夜行人生》来了,看起来又是一部典型的大本制造 第6张

与勒翰的再度合作或许将挽救大本作品中过于疲弱的文戏。众所周知,大本钟情于悬疑和犯罪题材,这固然能够保证情节和动作场面的刺激,但文学性(对白、旁白以及叙事的铺排等)却显得格外孱弱。即使是斩获奥斯卡的《逃离德黑兰》,其最后布满巧合的一分钟营救也不免让人觉得是为了心跳而心跳。恰恰是在与勒翰首次合作的《失踪宝贝》中,这一点得到了较好的克服。精巧而层层推进的多重反转自不必说,片首的画外音构成大本作品中最值得赞美的一段告白,那是来自小本(卡西·阿弗莱克)的声音,画面在对故事即将展开的街区景观中切换:

我总相信,是那些你没法选择的事物造就了你,你的家乡、你的邻里、你的亲人……这座城市或许很残酷。小时候我问牧师,怎样才能既保证自己上天堂,又不被世上的各种邪恶力量吞噬。他告诉我,上帝是这么对自己的孩子说的,“你们是狼群中的羔羊,既要像毒蛇一样聪明,也要像鸽子一样清白”。

这段告白既意味着一种全知视角式的深情凝视,也意味着一种对共同体生活的内在参与,从而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叙事基调。

《夜行人生》来了,看起来又是一部典型的大本制造 第7张

《夜色人生》第二个让人联想起大本旧作的地方在于佛罗里达和主角的名字。在《城中大盗》中,大本饰演的抢劫犯道格·麦克雷与同伙被困波士顿红袜队主场,突围前他与其中一位(杰瑞米·雷纳饰演)相约佛罗里达,但后者最终惨死于警察枪下,而他的名字恰好也叫考夫林(Coughlin)。换而言之,大本以《夜色人生》完成了《城中大盗》中未竟的约定,让死者在1920年代佛罗里达一段激荡的岁月中复活。

《夜行人生》来了,看起来又是一部典型的大本制造 第8张

如果说《失踪宝贝》主要将重心放在悬疑的侦破及其多次反转上的话,那《城中大盗》则主要意在塑造一个当代的“侠盗”形象即麦克雷。他受黑帮控制被迫一次次参与抢劫与盗窃,却对所爱之人——父母、兄弟、恋人甚至街角瞥见的孩子——一往情深,;同时他又是狡黠多智的,在与警察的周旋中总是游刃有余、技高一筹。而因为总是携带着诸多无奈和罪感生活在背光的暗处,他身上又自然流露出深沉和刚毅的质地。

这当然不是古典意义上的扁平人物,但它又确实意味着另一种扁平。无论是《失踪宝贝》中的帕特里克、《城中大盗》里的麦克雷,还是《逃离德黑兰》中的曼德兹,他们的人设永远是在出场前就已完成。岁月流变却了无痕迹,外在情节的发展并没有带来人物形象的发展,它们永远无法侵入到人物内在性格的封闭空间中。因此观众要做的也只是逐渐去熟悉他们,并从早已建立的角色认同出发对情节走向做出准确的预判。

大本式人物值得注意的另一点是他们永远是男性,而且是极其自恋的男性。对犯罪和动作极其背后横溢的荷尔蒙的痴迷几乎已经注定了这一点。考虑到几乎所有强盗片主角都是男性的话,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令人心生厌恶的是,作为结构对应物的女性在其作品中(也许要把《失踪宝贝》排除在外)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不同程度的斯德哥尔摩患者。

她们一般都爱到不可自拔,并与他实现最终的和解。这方面最典型的是《城中大盗》里的克莱尔。麦克雷主导的银行抢劫案打破了其作为银行经理的生活秩序,留下了深重的心理创伤。但她先是在一段颇为乏味的交往中爱上了劫匪,知道真相后竟然选择了原谅,而他所给予的仅仅是一段苍白的辩解和一封同样苍白的信。影片最后暗示他们终将相遇,并以大本在他乡的一段“远方凝视”告终。斯德哥尔摩当然也无不可,问题在于大本无意也无力于呈现这一倒错心理背后的复杂机制。

《夜行人生》来了,看起来又是一部典型的大本制造 第9张

既然说到人物塑造,那就不得不提表演,这可能是大本被诟病更多的地方。虽然其硬朗、刚毅的形象与作品中的人设颇为契合,但仅此而已,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始终缺乏更富张力的演绎。比如,在人物处于选择困境或直面自身无力、悲痛等情绪时,导演大本似乎永远只会让演员大本侧坐于黑暗中,然后拍摄脸部特写。

有趣的是,大本的作品倒经常成人之美:《城中大盗》为杰瑞米·雷纳同时拿到金球奖和奥斯卡的最佳配角提名,就像《逃离德黑兰》之于艾伦·阿金。可以说,作为演员的大本远没有证明自己——如果我们不把金酸莓奖提名作为一种反向证明的话。这里有必要Q一下他的弟弟小本,后者凭借《海边的曼彻斯特》一举拿下今年的金球奖影帝,并极有可能问鼎奥斯卡。

《夜行人生》来了,看起来又是一部典型的大本制造 第10张

虽然作为导演的大本和作为演员的大本仍存在许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极有可能会延续到《夜行人生》。不过他以往的三部作品仍保持着中上水准,这大概要归功于它们流畅的叙事、可圈可点的场面调度尤其是枪战、街头追逐等动作场面,以及某些灵光乍现的构思。比如,当城中大盗们戴上老修女的面具时,这场抢劫就注定具有了某种邪魅奇诡又搞笑幽默的独特魅力。

《夜行人生》来了,看起来又是一部典型的大本制造 第11张

而在《夜行人生》这部R级片中,借助着勒翰经典的文学文本和好莱坞强盗片成熟的类型传统(其中有《疤面人》、《教父》、《美国往事》、《穷街陋巷》等一系列前文本),大本或许能够更加用力于情节、场面和造型的设计,在暴力与情色的狂欢中使观众重返喧哗与骚动、华丽而迷乱的美国爵士时代,重返一段漫漫黑夜漫游。这或许解释了为何Metacritic的专业影评人给出了48分的平庸成绩,网友评分却有7.3/10;而在烂番茄上,尽管它只有33%的新鲜度,仍有56%的观众表示喜欢,并给出了3.4/5的平均成绩(截止1月16日下午三点)。

《夜行人生》来了,看起来又是一部典型的大本制造 第12张

扫码下载橘子娱乐APP,让快乐来的更猛一些。


广告

新鲜快报
明星动态
娱乐先锋
娱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