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质生活 > 其他 > 韩媒宣扬中国品牌“威胁论”用意何在?

韩媒宣扬中国品牌“威胁论”用意何在?

来源:范儿谷    阅读: 6.28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p>

韩媒在肯定中国品牌车企实力的同时,大书特书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显得醉翁之意不在酒。

韩媒宣扬中国品牌“威胁论”用意何在?

2013年,日系车在中国市场受挫,韩系车突飞猛进,这一情况曾让韩国《朝鲜日报》骄傲地宣称,韩国领先中国汽车技术5~10年,中国汽车产业在过去的10年里没有太大的变化。

然而从2015年开始,韩系车在华突然停下了飞奔的脚步,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不久前,《朝鲜日报》称,“中国汽车业正在崛起,不再停留于仿造发达国家产品的水平,而是在本国市场积累经验,提高竞争力,最近更是在改变未来汽车行业格局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叱咤风云。随着中国汽车业的崛起,韩国汽车业将越来越没有立足之地。”

一直主打“高性价比”的韩系车,在其他合资品牌价格下探、中国品牌不断上扬的挤压下,销量和市场份额都陷入了困境。近几年,中国市场虽然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时代,但中国品牌潜心做研发,在产品设计和质量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借着SUV迅猛发展的时机,2016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实现了473.5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12.8%,占国内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9%,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1.4%。

另一方面,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中东、非洲等市场的销量逐渐攀升。

相对于中东和非洲市场,俄罗斯市场不仅容量更大,竞争对手也更多,所以更能客观反映出中国品牌的真实出口情况。在俄罗斯整体经济不乐观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在俄售出的汽车数量达到15,660辆,同比增长6%,市场份额增加了0.4%。

而这些市场大部分恰恰都是韩系车的主要市场。今年上半年,韩国五大整车厂商出口销量同比减少4.2%。

韩媒在肯定中国品牌车企实力的同时,还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大书特书,显得醉翁之意不在酒。

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2016年1~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7.7万辆,销售17.0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5.0%和126.9%。

然而,与上半年国内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09.9万辆和1104.2万辆相比,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在汽车整体销量中只能算是九牛一毛,而且还是在依赖于政府补贴的情况下。

韩媒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仅有强大的内需市场做后盾,更有中国政府的全力支持。

实际上,韩国也在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韩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采取的也是积极的鼓励政策。韩国计划在2020年之前,补贴节能环保汽车100万辆,并将节能环保汽车的比重从现在的2%~3%提高至15%。2016年,韩国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预算为1.28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0.9亿元)。

与中国不同的是,韩国补贴是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直接受益人是消费者。2016年购买新能源汽车每辆可获得100万韩元(800美元)~2,750万韩元(约合2.2万美元)的补贴,在税收方面可免除购车者420万韩元(3,600美元)的税收。但韩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并不乐观。今年上半年,韩国国内销量第一的现代汽车,在所有市场总共才售出4,800辆电动汽车,只有比亚迪同期销量的1/9。

同时,按照中国对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规定,新能源车型推广目录将与《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下称《规范条件》)捆绑在一起,采用不符合《规范条件》的动力电池的车型将无法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不能获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新能源汽车补贴。

而到目前为止,三星、LG化学等外资企业未能进入符合《规范条件》的电池企业目录。

2015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前十的厂家中,众泰、奇瑞、吉利和上汽均采购三星和LG化学的电池;2015年物流车销量前十的厂家中,东风汽车、重庆瑞驰、陕西通家、北汽等都采用了三星、LG化学的电池。

这也就意味着,这些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必须寻找三星和LG化学的替代者,降低对其动力电池的依赖。这对韩国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外资电池品牌如想进入目录,既要满足产品技术指标,还要满足在中国建厂等要求。

根据《规范条件》第四项,技术能力要求:“企业应建立产品设计研发机构。配备相应的研发设备,包括开发工具、软件、研发及测试设备、试制设备等。”

而三星、LG等韩国电池企业虽然已在中国建厂出货,收获了巨额订单,但并未设立研发中心和电极制备工艺,不符合该项衡量标准。

因此,韩媒恐慌地表示:按照目前的趋势,韩国有可能沦落为向中国企业供应电动汽车配件的下游基地。更糟的是,若中国采用本国生产的主要配件,韩国在世界汽车市场将失去立足之地。

AutoKol认为,韩媒此时散布中国品牌汽车“威胁论”,有自我警醒的成分,但其拿着新能源汽车说事儿,或许意在呼吁韩国政府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同时,也有可能是在给韩国政府施压,希望韩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为韩国动力电池争取更多的在华发展机会。

对于中国品牌车企而言,不能因韩媒的“肯定”而沾沾自喜。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业务上,更应珍惜国家政府目前创造的有利条件,在开拓市场、塑造品牌的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和品质优化,为将来的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韩媒宣扬中国品牌“威胁论”用意何在? 第2张

广告

时尚辣妈
豪宅豪车
其他
旅行攻略
健康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