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 > 快乐早教 > 打人、撒谎、抢东西,孩子的恶从哪来?

打人、撒谎、抢东西,孩子的恶从哪来?

来源:范儿谷    阅读: 9.4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文章来源:8090科学育儿微信公众号-新妈课,原创标题:打人、撒谎、抢东西,孩子的恶从哪来? 责任编辑:Zake

/p>

在“积木育儿”后台,一位妈妈问:

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小小的孩子为什么总喜欢使坏?

我经常看到,一些小朋友紧紧捏住一只小鸡,或者恨恨地去踩一只蚂蚁。

我家孩子2岁,喜欢掐人,不如意她就是又打又扯的,小眼神里还满是愤怒。

也有时候,我的手臂被她掐得青一块紫一块,看着我痛苦的表情,她还傻乐起来……

难道是天性使然,或者正应了荀子的那句“人之初,性本恶”?正因人性本恶,所以才要父母来教化?

可每当看到孩子纯真的天使般的可爱笑脸,我就又否定了这个猜测。相比之下,我更愿意相信孟子说的“人之初,性本善”。

然而,孩子的那些恶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做父母的又该怎么引导呢?

▌7岁以前,请别用道德衡量孩子的行为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孩子的道德随着认知水平的发展而发展。也就是说,在生命之初(2岁以前),孩子的行为完全和道德无关。或者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个时期,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动物本能。从2岁到7岁,孩子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逐渐去自我中心,进入道德他律阶段。直到7岁左右,孩子才能够通过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时,孩子才有了道德意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之初,性本无善恶之分。而荀子和孟子从成人的角度来衡量孩子的行为问题,显然对孩子有失公允。

所以,我们建议,7岁以前,不要用道德来衡量孩子的“恶”行为。

打人、撒谎、抢东西,孩子的恶从哪来?

小男孩捉弄小女孩,可能只是想要表达内心的喜欢。

▌孩子的恶,不可怕

那除了道德,还能从哪些方面来找寻答案呢?

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孩子生下来就有这种“恶”的能力,或者说,叫做“攻击性”。

当一个孩子需要乳房,乳房却没有出现,孩子哭,这个哭就是攻击性。

当一个孩子想要立刻看见妈妈,可是妈妈延迟了一会儿才出现在面前,孩子就开始跟妈妈撕扯,去打妈妈、咬妈妈,那这个打和咬,就是攻击性。

一个小小孩,活在这个世上,随时会体验到挫败。比如,在成人眼里,妈妈短暂的离开是很小的一件事,但孩子没有判断时间长短的能力,更没有发展出预测“妈妈马上就回来”这一结果的能力。他们的内心只会被无边无际的恐怖和危险弥漫。

这很痛苦。

为了离开这种痛苦,他们采用了一种求生策略,那就是把糟糕的感觉往外扔。扔给妈妈,说你是“坏妈妈”;扔给小猫小狗,说它们讨嫌。他们还可能通过暴怒性的大哭,或者肢体上的攻击,去进行自我排解。

通过这样的处理方式,糟糕的、可怕的部分成为了“属于别人的”东西,而不是孩子自己,这样孩子才能感觉到安全,不至于被那些弥漫的糟糕体验吞噬掉。

从这个角度说,孩子们的恶,攻击,不过是他们的一种生存策略,一种抵御黑暗感觉的办法。跟道德上的“善恶”,没有任何关系。当然,也一点儿都不可怕。

▌孩子的恶,是为了探索和表达内心需求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的“恶”,更多是跟自我发展的需求绑在一起的。此时,他们不仅需要安全感,不仅要去和他人保持链接,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外部世界,去感受到自我意志,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立足之地。

❶为了探索

一个小小孩,他去“打人”,很可能不过是在通过他仅有的本领在跟他人示好。一个小家伙他往地上扔东西,看起来是在搞破坏,其实不过是在好奇心驱动下的一种探索。

等到孩子再大一点儿,发现身边的世界有那么多的秩序和规范在等着自己。父母嘴里,有那么多的“不可以”。于是,很多事,正是因为大人的阻止,增添了它的神秘感,让孩子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偏偏要去试一试。

比如,妈妈告诉孩子不能玩水,可是孩子就偏偏要玩个水试试,于是掉到水桶里了,湿了一身,哇哇地哭,也明白了妈妈为什么不准自己玩水的原因。

这样一个挑战权威、挑战规则的过程,是孩子在尝试,在创造。如果孩子这种尝试的勇气能够不受到过多打压,那么等他们长大,将很可能会是旧秩序的打破者和新秩序的建立者。

因为,在既存的秩序当中想创造出些什么,必定要破坏掉某种旧事物。

当然,单纯的破坏是没有意义的。这肯定需要父母的引导。父母需要守护在孩子身边,帮他们厘清界限,对于孩子影响到他人的行为,果断说“不”,及时喊停。

打人、撒谎、抢东西,孩子的恶从哪来? 第2张

孩子跟你对抗,或者捉弄你,也许只是想要体验隐秘的“自立”的快感。

❷为了表达内心的情绪情感

孩子们还会用自己的“恶”,告诉我们他们需要什么,他们的内心在体验着什么。

不少孩子长大后,会有撒谎,甚至偷窃的行为。这些孩子的“恶”,背后往往藏着不被父母关注、或不被父母理解的疼痛。

比如,一个严厉且冷漠的母亲的孩子,可能会用偷文具的方式告诉妈妈,他需要一些温和的关怀。孩子“偷”的不仅仅是物品,更是未曾被满足的爱和关注的需要。

也有的孩子,他们保有秘密,撒谎,跟大人对着干,故意表现的不讲礼貌,行为野蛮,很可能是为了对抗一个条条框框很多、控制欲很强的父母。当孩子用破坏性行为来实施“恶”时,他就完成了一个不被允许的行为,并从中体会到了隐秘的快感,这种快感叫做“自立”。

父母如果能够及时解读出这些心理需要,孩子的“恶”就会消失。

▌大人不恰当的反应,往往会让孩子的“恶”升级

父母如果不理解孩子的“恶”,往往会对孩子做出不恰当的反应。

比如,当知道孩子撒谎、偷东西后,不少人会对孩子的行为上纲上线,甚至动用道德审判,给孩子定性为坏孩子,或者直接对孩子打骂责罚,而不去和孩子沟通,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这样一来,孩子就可能破罐子破摔,真的成了坏孩子。

还有的时候,大人不恰当的反应,会让孩子的“恶”升级,让孩子的小恶,成了更大的恶。

这些父母有一个共通点:他们都把孩子看成一个生来就坏的、需要被教导的对象。却在这样不公平的评判中,把自己的责任撇得干干净净,拒绝承受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导致的孩子变糟糕的那份内疚感。

这就又回到了父母成长这一课题。

所以,每一次遇到孩子的各种行为问题,在你对孩子下评判之前先想一想,孩子到底是在用他的行为,表达什么样的心理需要?我,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说到底,就是关于爱和尊重的那点事。

打人、撒谎、抢东西,孩子的恶从哪来? 第3张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广告

母婴用品
好孕妈妈
健康育儿
快乐早教
亲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