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 > 健康育儿 > 孩子被“欺负”,家长可以这么做!

孩子被“欺负”,家长可以这么做!

来源:范儿谷    阅读: 1.1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文章来源:8090科学育儿微信公众号-新妈课,原创标题:孩子被“欺负”,家长可以这么做! 责任编辑:Lee

孩子被“欺负”,家长可以这么做!

对于孩子被“欺负”,妈妈们的问题大多类似:我应不应该干预?我应不应该让孩子打回去?我应不应该和对方的家长聊聊?我应不应该让孩子换一个玩伴?如果不干预,孩子会不会总是“吃亏”,永远不知道反抗?我要是干预,会不会让其他家长心里有意见?……

但是,我却没有办法给所有的妈妈们一个统一的适合所有孩子的回答,因为,我们的孩子是不一样的,他们的个性特征、成长环境和经历、他们的支持系统等等都不一样,所以,一个方法适合一个孩子,却不一定适合另一个孩子。

所以,我们只能根据每个孩子自己的具体情况来找出适合他的个体化的应对方式。

首先,你家的宝贝多大?他的小伙伴多大?

如果双方都是2岁以下的孩子,他们还没有明确的物权界限意识,他们看到喜欢的物体就会直接伸手去拿,在他们情绪激动(无论是高兴还是生气)的时候,都容易通过拍打推攘来表达情绪,所以,不要将这种情况定义为“欺负”或者被“欺负”,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支持和示范。

如 果孩子玩具被抢,孩子哭了,我们可以抱抱孩子安慰他,然后试着拿其他的玩具让孩子去“交换”他想要的玩具,通常在对方父母的配合下,可以平静解决“争 端”。而且,通常比较有趣的时,这个年龄段的很多孩子在拿到新的玩具以后,注意力就被转移了,不再哭着要拿回之前的玩具了(O(∩_∩)O)

如 果孩子被推到,或者被打到,孩子哭了,上前抱抱他,告诉孩子你知道他很伤心(情感支持和情绪命名的过程),然后可以用比较小孩子化的语气对另一个孩子说: “哥哥,打人是不对的哦! 弟弟很痛呢!”点到即止,不要过于严肃,以免吓哭另一个娃,也避免引起家长之间的冲突,但同时也向你的孩子示范了,下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他可以怎么做。

如果你的孩子在玩具被抢和被打以后,反应平静,不哭不闹,自己爬起来玩其他玩具,我们就完全不需要做任何介入,继续旁观就好。

孩子被“欺负”,家长可以这么做! 第2张

如果你的孩子和他的小伙伴都是2岁以上,建议密切观察,在孩子打起来以前不做任何干预,看他们如何就玩具或者其他冲突进行争论、和好、谈判以及协商。如果孩子有打起来的趋势,建议介入。

另外,成人是否介入还需要征求和尊重孩子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我们再看看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那位妈妈的问题:

我 家宝宝很喜欢和小区的一个小男孩在一起玩,问题是那个小男孩攻击性很强,玩的过程中时不时就推一下我家宝宝,或者看到好玩的东西就一定要抢过去先玩,我有 时觉得特别生气,他妈妈也不说说自己的孩子,只是在一旁看着。我就不想让我儿子和他玩,可是我儿子总是喜欢和他一起玩,在家里也总是念叨着那个男孩的名 字,我真是搞不懂。

在这个问题中,为什么被“欺负”的宝宝反而喜欢和“欺负”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对他念念不忘呢?

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是被“欺负”的孩子不认为推搡和抢玩具是攻击性的,反而把他认为是伙伴之间游戏的一种方式和互动方式。这类孩子通常在伙伴关系中也会用拍打、推搡来作为伙伴关系中的沟通方法,也容易被误解为是在“打人”。

如果是这种情况,建议去读我的另一篇文章(《宝宝打人系列(2)》)。

第二种可能性是孩子的玩伴太少,选择少,而那个小伙伴虽然时不时“欺负”一下自己,但是他会很多有趣的游戏,和他在一起的乐趣远远大于被“欺负”的委屈。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被“欺负”的孩子的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和自己的孩子聊一聊,在被“欺负”时他的感受如何?为什么喜欢和那个小朋友一起玩?想不想要交一些新朋友?

如 果孩子自己不觉得是个问题,我觉得父母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孩子有能力在争斗中学习伙伴相处的方式和技巧,无论是退让还是协商,还是争吵,孩子都会有自己的 思考过程,他们能够通多调整让自己仍然处于情感的“舒适区”,这个时候父母的介入,反而有些越俎代庖了。有些家长指责孩子“没有用”、“不知道还击”、 “胆小”等,反而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如果孩子说他们不喜欢被推和被抢玩具,但是很喜欢和那个小朋友一起玩游戏,父母可以像上面文中那位小女孩的妈妈一样,向孩子示范如何在下一次被“欺负”时,很认真地告诉他的小伙伴:“不要推我,我不喜欢这样”,或者在家中通过绘本故事来向孩子示范应该怎么办。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在听到小伙伴的抗议后,很多的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会减少的。

如同脑神经科学家以及儿童发展专家Deniel J. Siegel所说:孩子的大脑是“正在施工的两层小楼”,主管身体运转、生命的本能反应以及强烈情感冲动的下层大脑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成熟了,而主管思考、规划等能力的上层大脑还在建设中。

很多孩子在伙伴关系中的“攻击性行为”是由于“下层大脑”的本能作用,他们还不会设身处地地理解其他人的感受和情绪。所以,在适当的提醒下,换位思考能力还不成熟的孩子能直接通过对方的语言来明白自己的行为让对方不开心了,从而对他们的行为有矫正作用。

同时,如果孩子的这些抗议无效,建议扩大孩子的玩伴范围,看看有没有更好的玩伴选择,当然,家长只是扩大孩子的伙伴范围,给他们更多选择的机会,但是最后的决定还是应该孩子自己来做。

孩子被“欺负”,家长可以这么做! 第3张

然后,我们还需要考虑孩子的气质性格特征。

在做出干预或者旁观的决定前,先问问自己:孩子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的行为模式如何?是适应很快还是适应缓慢?孩子面对冲突时是否以回避为主?还是直面冲突,“英勇向前”?

如果是对环境适应很快,也愿意直面伙伴冲突的孩子,父母可以更多地放手,更多地旁观,只在需要时(比如肢体冲突发生时)介入。

相 反,如果孩子是适应缓慢和退缩型,他们在玩具被抢时、被小伙伴打时,一般不会积极去把玩具抢回来,也不会“打回去”,更不会严肃表明自己的态度,更多的时 候,他们会哭泣,会手足无措,会退缩,有些孩子甚至会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这类孩子则需要父母更多的支持和示范,以及更多的鼓励,而不是完全的旁观。

同时,我虽然不赞成父母过于强迫这样的孩子去快速适应环境(因为有可能让孩子更加的排斥伙伴交往或出现社交恐惧),但是在示范和逐渐鼓励孩子自己对伙伴冲突说“不”还是需要的。

比如,你一开始可以蹲下来,一边搂着孩子,一边对另一个孩子说:“姗姗不喜欢被推(你也喜欢这个玩具呀?可是那是姗姗的玩具哦,请你还给她好吗?)”

我觉得对于有社交恐惧或者退缩型的孩子,妈妈表明立场,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出支持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也向孩子示范了如果自己玩具被抢,或者被其他小朋友打的时候,需要捍卫自己的利益。

然后,逐渐让孩子来接过掌控权, 比如在示范几次后,你可以搂着孩子,蹲在她旁边,鼓励孩子自己说“这是我的!”或者“不要打人!”这样简单的语句,也可以先在家中练习,再用同样的方式进 行实践演练。在实践演练的过程中,父母要坚定的支持孩子,无论他是否表达得很好,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你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真棒!真勇敢!”

未完待续。

作者介绍:徐桂凤 住院医师·儿童心理科,就职于美国爱荷华儿童医院,擅长儿童心理及行为保健,正常儿童生长发育指导,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评估。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妈咪知道”所有,欢迎个人转载分享,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联系邮箱:妈咪知道平台致力于为妈妈、宝宝提供最专业的移动健康管理服务。一键咨询,三甲医院儿科、产科医生在线免费解答,发布最新孕育资讯~(关注“妈咪知道问医版”微信公众号,即刻向医生咨询!)


更多关于孩子被“欺负”,家长可以这么做!- 新妈妈育儿经验分享,二胎辣妈帮,宝宝树人早教、母婴专家在线问答,请关注「微信公众号:xinmake521」

广告

母婴用品
好孕妈妈
健康育儿
快乐早教
亲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