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 > 健康育儿 > 忏悔:带7岁儿子自驾进藏却成诀别

忏悔:带7岁儿子自驾进藏却成诀别

来源:范儿谷    阅读: 2.7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p>

忏悔:带7岁儿子自驾进藏却成诀别

2015年4月20日,他带儿子开始已计划几年的西藏自驾游,几天后儿子哭喊头疼,他让儿子服用高原反应药后,见有好转便继续前进,但很快儿子陷休克... 26日,他带着儿子骨灰回家。

忏悔:带7岁儿子自驾进藏却成诀别 第2张

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西藏,成为一个很多年轻人毕业旅游常去的地方。偶尔就会看到很多文艺青年、探险家,到西藏去看风景,好像那里是一个净地。尽管我没去过,但从图片,从文字中,可以了解到,那片神圣的土地,有着太大的魅力。

忏悔:带7岁儿子自驾进藏却成诀别 第3张

然而,这并不是盲目冒险的理由。2015年的夏季午后,刷着朋友圈,看到上面这条新闻,心中隐隐作痛。西藏虽美、高原虽靓,但,或许,书读得不多,走再多的路,也是白走。

虽然,甘孜州旅游局5月7日官微发微博称:“帖子是假的”。

但还是需要提醒各位父母驴友,儿童呼吸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值得警惕。

故此,笔者把有关高原反应的资料稍作整理编辑成此篇科普短文,但愿朋友们能看一下,如果你,或者你的朋友也有计划到去西藏,去翻山越岭,麻烦先花几分钟,看完这篇短文,或许,派不上用场,但,至少可以做一些预防工作,以备安全。

高原含氧特点

忏悔:带7岁儿子自驾进藏却成诀别 第4张

从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来,随着海拔的增高,氧气含量降低,大气压强降低,在1千米到5千米这一段变化特别明显。

什么是高原反应?回答:高原反应(即高原病)指未经适应的人迅速进入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中氧分压降低,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难以适应而造成缺氧,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高原不适应症。当然,除了高原缺氧的因素之外,还有恶劣天气如风、雨、雪、寒冷和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等等,都可以加剧高原不适应并引发不同的高原适应不全症。急性高原反应分型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高原视网膜出血和慢性高山病。对于个体来说,发病常常是混合性的难以分清。整个发病过程中,某个阶段内以一种比较突出。急性高原反应症状初次进入海拔3048米高度后,约75%的人在24小时内出现:头疼、头晕、眼花、耳鸣、全身乏力、行走困难、难以入睡等一系列的高原不适应症状。严重者伴随心慌、气短、胸闷、面色及口唇发紫或面部水肿;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高原反应症状。高原反应发生率

3500米以下发病率占37%左右。

3600米---5000米发病率达50%。

结论:海拔越高,高原反应的发病率越高。

急性高原反应自身因素

精神过度紧张、疲劳、感染、营养不良等。

迅速适应高原缺氧环境时,机体发生代偿性变化;

增加心脏收缩力使每分钟搏出量增加;

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来增加携氧能力。

短时间内无法建立适应能力,极易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的自我判断

头部剧烈疼痛、心慌、气短、胸闷、恶心、呕吐、口唇或指甲紫绀。

意识恍惚,认知能力骤降(计算困难)。

出现幻觉,无目标地跟随他人行走。

预防高原反应及行为建议

严格体检:严重贫血、高血压、明显心、肝、肺、肾等疾病者,不宜上高原。

肥胖者耗氧量较高,出现急慢性高原病的机会大于较瘦者。

行为建议:有计划进入高原前几个月,加强体育锻炼

初入高原的时候要减少体力活动,保护心脏,可有效地预防高原反应。食物要清淡,易吃碳水化合物,少吃难以消化的食品。

严禁饮酒!饮酒能加快心跳,给尚未习服的心脏增加负荷;增加心力衰竭和高原脑水肿的机会。

每天至少喝3-4升水保持水份,以减轻症状;尿量应充分,并保持清澈。

急性轻症高原病

部分初次进入高原的人,在海拔3000米的高度,24小时内出现头疼、头晕、眼花、耳鸣、全身乏力、行走困难、难以入睡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面色及口唇发紫或面部水肿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应在原高度处停留休息3~5天,或立即下降数百米高度,一般就可恢复正常。

有报道说,3500米以下的发病率占37%~51%,3600米-5000米的发病率达50%。这说明高度越高,高原反应的发病率越高。

高原杀手:肺水肿

发病率较高:3%左右,快速到达海拔2500米即可发生。一般在4000米以上发生。到达后3-48小时急速发病,迟者在3-10天发病。

重要诱因:劳累、寒冷、感冒(有假象)、呼吸道感染。

反复发作高原肺水肿的人为易感者。

男性发病比女性多5倍!

症状:头疼、胸闷、不同程度地咳嗽(初起干咳,以后有痰)、 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重者咯粉红色泡末样痰,双肺湿罗音。病人惊恐不安,心慌,口唇面部紫绀,甚至血尿或神志不清。

预后:病情可迅速恶化,数小时内昏迷、死亡。

高原肺水肿现场急救:

半卧位休息!立即充分吸氧、流量6~8L/分钟保暖、治疗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严禁大量饮水。口服速尿40~80mg,2次/日2~3天,注意补钾并观察脱水情况。

烦躁不安时,可用少量镇静剂和强 地松。

呼吸、心跳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初步急救病情稳定后,安全转移至海拔较低处。

高原杀手:心力衰竭

发病原因:感冒等因素造成的心肌炎。

预后:死亡率很高!

临床症状: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者可从口鼻涌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液;心率加快、血压可下降。

现场急救:两腿下垂、半卧位休息。

保暖、吸含50-70%酒精氧。

口服速尿、强地松、含服硝酸甘油。

严禁大量饮水!下山!速送医院!

高原杀手:脑水肿

1962年印度士兵因急性高原反应死亡中75%系脑水肿。

原因:在缺氧环境下过度呼吸,使二氧化碳呼出量增加,导致呼吸性硷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使脑血管 收缩、意识丧失,引发高原脑水肿。

海拔高度与脑水肿发病 :少数人进入3500米以上发生。3500~4000米发病 11.9%。4000~4500米发病28.4%。4500~5110米发病59.7%。一般进入高原后1~10天内发病。发病急,常在夜间发病;发病率低,死亡率高。

症状:除早期高原反应外,还可剧烈头疼、呕吐;神志恍惚、丧失方位感、丧失记忆、出现幻觉或精神行为,个别人出现抽搐,最后嗜睡至昏迷。少数人可出现视网膜出血。

孕妇到达2600米以上,可影响胎儿发育甚至致畸。

后果:高原昏迷

一般进入高原后1~10天内发病。

昏迷前:头痛、头晕、呕吐甚至喷射性呕吐等。

昏迷后:出现阵发性抽搐、大小便失禁;瞳孔缩小且固定,或忽大忽小。

少数病例有肢体强直或肢体弛缓性瘫痪。

1/5的病人视神经乳头水肿。

高原脑水肿现场急救:

迅速将病人摆成稳定侧卧位。

连续给95%氧和5%CO2至清醒,之后间断给氧。 高渗葡萄糖、甘露醇、肾上腺皮质激素、速尿、细胞色素C等治疗以减轻脑水肿,促进恢复。

盐酸山梗菜碱、尼可刹米等中枢神经兴奋剂。

注意水、盐和电解质平衡。

必要的抗感染措施。

病情稳定后,立即下山。

高原紧急情况处理原则

1. 对轻、中度高原肺水肿或浅昏迷患者,在途中不间断治疗的情况下,如能在12小时内送至海拔4000M以下医疗条件较好的地区,下送是可行的。

2. 对危重症患者宜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短期内无生命危险时,再下送到低地或平原进一步治疗。

3. 若就地治疗有困难,应迅速与定点医疗机构联系,请其派医疗组支援。若伤员危重但又必须下送,应请求医疗机构派员前接,以便于在途中组织抢救。(本文资料部分来源网络,已查漏补缺,如有少许错漏,欢迎指正,感谢。)

忏悔:带7岁儿子自驾进藏却成诀别 第5张

曾少鹏医生,擅长对儿科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有爱心的一位儿科医生,新浪微博:@白衣奶爸 ,公众号「白衣奶爸」(新浪推荐医师,医学科普专栏作者);《医学界》杂志医学专栏作者,2015年度最佳作者;头条号作者。如果针对常见儿科疾病方面还有疑问,请关注白衣奶爸微信公众号,通过分答微信咨询,或者加入曾医生的粉丝群(微信号raiingxxr),他和他的医生好友为大家提供免费的育儿课堂和答疑。

广告

母婴用品
好孕妈妈
健康育儿
快乐早教
亲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