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质生活 > 其他 > 北宋的白茶来历

北宋的白茶来历

来源:范儿谷    阅读: 2.4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北宋的白茶来历,对于白茶到底起源于哪里,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有人说白茶起源于北宋,故而白茶,白茶是最早出现的茶叶它的药用价值非常之高,对于白茶的相关来历,今天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二,北宋的白茶来历。

北宋的白茶来历

北宋的白茶来历1

公元1064年前后的宋子安《东溪试茶录》载:“茶之名有七。一日白叶茶,民间大重,出于近岁,园焙时有之,地不以山川远近,发不以社之先后。芽发如纸,民间以为茶瑞。取其第一者为斗茶,而气味殊薄,非食茶可比。

今出壑源之大窜者有六。壑源岩下一,源头二,壑源后坑、壑源岭根三。林坑黄涧一,丘坑一,毕源一,佛岭尾一,沙溪之大梨涧上一,高石岩一,五梨一,砰溪岭一。”宋时建既东溪共有白叶茶树14株。

《宣和北苑贡茶录》载:“庆历初,吴兴刘异为北苑拾遗云,官园中有白茶五六株,而拥焙不甚至。茶户唯有王免者,家一巨株,向春常造浮屋以障风日。宋子安作《东溪试茶录》,亦言白茶民间大重,出于近岁,芽叶如纸,建人以为茶瑞,则知白茶可贵。自庆历始,至大观而盛矣。”1800年汪继壕校注此书时增加了蔡襄文集所记王家白茶的一则故事:“王家白茶,闻于天下,其人名大诏。白茶唯一株,岁可作六、七饼,如五株钱大,方其盛时,高视茶山,莫敢与之角。一饼值钱一千,非其亲故,不可得也。终以园为家计枯其株。予过建安,大诏垂涕为予言其事。今科占株辄生一枝,造成一饼,小于五株,大诏越四千里,特携之以来就京师,见予喜发颜面,予以好茶固深矣。而大诏不远数千里之役,其勤如此,意谓非予莫之省也,可怜哉。”

上述史料说明了这样几件事,一是白茶流行时间,源于庆历年间而盛于大观年间,但明确记载产地等情况的白茶树只有在距大观年间(1106—1110年)约50年前的年代出现,如宋子安所记东溪白茶、蔡襄时代的王家白茶,而在最受重视的大观年间,却没有确切的记载,作为规制的贡茶也是在《大观茶论》成书五年后出现;二是白茶珍贵值钱,先重民间,后进宫廷,最后被宋徽宗赏识而名冠群茶;三是白茶是白色叶子的茶树,种源难得、茶树难养、佳品难制,“向春常造浮屋以障风日”结果仍枯其株,“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根据笔者近年来对不同白茶种质资源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推断,王家白茶似应是白化程度很高的茶树,经不起春风吹拂,犹如四明山顶种植的白茶和个别叶绿素缺失严重的白化茶树。

白茶树在宋代被高度重视,缘何未被传承下来呢?从今天看来,其原因应有两个:一是白叶茶由于遗传的原因,生长势较差,当时的管理技术水平不能使茶树获得健壮生长和广泛种植;二是由于白茶会开花而少结实或分化严重,籽播繁育无法成为繁衍扩大的技术手段,而现在通行的扦插繁育技术是在十九世纪后期才由福建茶农发明,因此,在我国历代茶书中记载的白茶多数在经历不长的时间后就消失了。

北宋的白茶来历2

宋徽宗赵佶是历史长河中为数不多把副业搞得有声有色,而且还不只是一项副业,其副业之多令人咋舌,比如在书法、绘画和茶事上。宋徽宗创作瘦金体,这种字体锋如兰竹、看着极为犀利,可是铁画银钩的瘦金体似乎与书法家兼宋朝皇帝赵佶的本人风格很不搭。

在我们印象中,丢了北宋江山的宋徽宗是昏庸的,是懦弱的.,在金人南下前夕,宋徽宗就拍拍屁股走人将皇位给他儿子宋钦宗。然而他们这对父子两还是难逃被被金人俘虏北上的结局,由此可见,字如其人有时候不准确。

宋徽宗还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在他当皇帝这段时间,宋代画师地位直线上升,宋徽宗还专门成立翰林书画院,只要画得好,也可以当官。宋徽宗擅长书法与喜欢画画,这是不奇怪的,毕竟宋徽宗长在皇室中,精通琴棋书画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在历史中,喜欢喝茶的皇帝却不是很多,而宋徽宗不仅喜欢喝茶,还是个喝茶高手,不仅能喝茶还会著书立说,最惊掉下巴的是,他写的《大观茶论》分量很重,在茶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大观茶论》一共20篇,主要写有北宋时期茶叶资料,从产地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等有详细记载。

宋徽宗在弹琴

《大观茶论》这本经典的茶道书籍给我们认识宋代茶文化留下了珍贵的通道,我们可以从这本茶书中获取大量关于宋代茶道的知识,了解当时茶文化的灿烂。值得一提的是,在《大观茶论》中有一篇专门写“白茶”。

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林崖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培,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喝过福鼎白茶的朋友想必会对这段存于数百年前的白茶记载感到好奇,当时宋徽宗喝的白茶是福鼎白茶吗?其实不只是新人有此疑问,有很多经营白茶的朋友也不太明白。

也有些不良商家不想去了解真相,索性把宋徽宗的白茶等同于福鼎白茶,企图给自己白茶加点分,但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能乱说一通。

福鼎白茶:白毫银针

其实不只是在《大观茶论》有出现“白茶”,再往前看,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七之事”同样出现“白茶”二字。

《永嘉图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那么《大观茶论》与《茶经》出现的白茶是现代的福鼎白茶吗,如果不是福鼎白茶,又会是其他白茶类吗?

自然不是,唐代白茶与宋代白茶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白茶,所以也不能说是现代的福鼎白茶。唐代兴煎茶,宋代兴点茶,而唐宋所用的饼茶与团茶与现代饼茶在工艺上是不同的。

《茶经》中“三之造”写道: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而《大观茶论》中“白茶”记载:芽英不多,尤难蒸培,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

从以上“蒸之”与“蒸培”可以看出,唐宋时期的白茶,其加工工艺中要经过“蒸”这一步,而这不属于现代白茶工艺。众所周知,白茶不炒不揉,只萎凋与干燥。

蒸培是蒸青绿茶的工艺,唐代与宋代时期的白茶是按照蒸青绿茶工艺制作而成,应该算是绿茶,不是白茶。不过《茶经》中明确记载着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经茶叶泰斗陈橼教授考证,这座山就是福鼎太姥山,要知道福鼎大白茶母茶就在太姥山上。福鼎太姥山

《茶经》中的白茶是“福鼎白茶”,但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福鼎白茶。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是用产于福鼎的白茶树(芽与叶子有白毫)当原料通过蒸青工艺制成的绿茶。

福鼎大毫茶茶树

《大观茶论》中记载白茶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如果白茶的外形色泽与普通绿茶一样,那么也不会叫做白茶了。所以有两种情况,一是宋徽宗喝的这种白茶是白化茶,叶子会呈现白色,就比如浙江安吉白茶(属于绿茶),在春天时,安吉白茶叶子为白色,到了夏天变成绿色。茶农在春天将安吉白茶采摘下制成成品茶,然而成品茶却与一般绿茶无异,是绿色的。

安吉白茶茶树

第二种情况是,宋徽宗的白茶是富有白毫的,比如福鼎的大毫茶、大白茶、菜茶那样,因为茶叶有白毫,所以叫做白茶。值得一提的是,宋代贡茶产地在如今的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所以宋代白茶与福建白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安吉白茶

总的来讲,宋徽宗喝的白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福鼎白茶或者福建白茶,而是当时的蒸青绿茶,是用白化茶或者白茶树当原料制成的绿茶。

广告

时尚辣妈
豪宅豪车
其他
旅行攻略
健康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