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质生活 > 其他 > 重阳节是不是传统节日

重阳节是不是传统节日

来源:范儿谷    阅读: 1.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重阳节是不是传统节日,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流传下来了很多传统节日,很多人都知道我国农历的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下面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重阳节是不是传统节日。

重阳节是不是传统节日1

重阳是传统节日

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古人为何选择九九这一天作为节日呢?

“九”在古数中既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指地之极为“九泉”,九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九九重阳,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之意,而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节寓意深远,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此节怀有特殊的感情。

重阳节是不是传统节日

重阳节的来历

传说汝南桓景跟随道士贾长房游学,贾长房告诉桓景,九月九日家有灾难,宜速回去,令家人各以囊系臂,登高饮菊酒,祸乃可消。桓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暴死(见《续齐谐记》),后因袭成俗,登高成为节日主要内容,遂有“孟嘉落帽”、“白衣送酒”等佳话流传。唐代登高、赏菊的习俗相当盛行,还以十日为小重阳,宋代以后则每况愈下,登高之类活动只在少数文人雅士中流行。

山东民间重阳节的习俗活动是吃花糕。花糕以面蒸做,双层中夹以枣栗之类果品,单层枣栗插于面上,有的还插上彩色小纸旗,谓“花糕旗”,有的上安两只面塑的羊,取重阳之象,谓“重阳花糕”。花糕既是节日食品,又是节日赠品,济南以东地区,重阳要给出嫁的.女儿送花糕,胶东地区叫送菊花糕。济南以北地区不仅送糕,而且还送秋冬应用的衣物。济南以西地区,尤其是邻近河北省的一些县市,重阳节要请女儿回娘家吃花糕,故有“女儿节”、“女节”之称。

重阳节是不是传统节日2

重阳节还有哪些别称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与此同时,还举办各种大型的宴会,这些习俗都是于先秦时期,庆祝丰收的祭祀活动演变发展而来的,这便是早期重阳节的雏形。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节”,九月九重阳节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称重阳,又称九日、重九。

因“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所以古人认为,重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谐音“久久”,寓意生命长久、健康长寿。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人们会通过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来庆祝重阳。因此,重阳节也叫“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

重阳节是不是传统节日 第2张

重阳节敬老文化

重阳节还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因此,重阳节寓意深远,自古以来,人们就对重阳节怀有特殊的感情。

重阳节应和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一样一视同仁放假至少3天,在我国当下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之际更应该弘扬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引发网络热议。

有网友表示,“国庆节刚放假七天,重阳节接着放假三天,这应该会成为春节之后的另一个大长假,对于许多在外求学和务工的游子而言,又多了一次回家陪伴父母家人的机会。”

也有网友认为“重阳节这天至少放一天假,和家人一起秋游,在山上喝菊花酒,是多么美好的享受。”还有网友表示,“重阳节早就该成为国家法定假日。

这不但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更是对节日文化的传承,让现在的年轻人明白重阳节的许多民俗活动比戴着鬼脸的西方万圣节更值得纪念。”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九九重阳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秋万代“老吾老”的浓浓深情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风范。因此,重阳节这天又是“敬老日”、“敬老节”或“老人节”。

重阳节是不是传统节日3

老人节有什么节日意义

九月九日,正巧二九相逢,“九”又与长久的“久”同音,是长寿的象征,所以我国政府近年又把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也称“敬老节”。

在我国尊敬老人,孝敬老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美德也体现在节令风俗中。不仅是老年人的福祉,而且是文明进步的体现,更是重阳节的内涵和价值所在。

对于重阳节的意义,将中华敬老传统加以深化和外延,正是作为中华传统根本之一的孝道。你的父母或长辈也许还没成为老人、不需要敬老,但孝道却仍然需要。

如今中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国家养老不可能,家庭养老是唯一的出路。由祭祖、敬老、孝亲开始,感恩的精神更是能够遍被所有人中,所有的善心、善意和善行。

重阳节成为老人家、敬老节是对“尊老、敬老、爱老”的一种传承,所得到的最广泛、最普适的价值,便是“感恩”。

重阳节是一个传统节日,但重阳节的意义,却是永恒的。将重阳节所蕴含的深层内涵进行最大化地推而广之。其中蕴含的传统、内涵和价值,更应为人所真正认知并深深铭记。

重阳节是不是传统节日 第3张

中国传统的敬老风尚

历代王朝对养老敬老也作出了许多具体规定:周朝每年举行“乡饮酒礼”,用以“正齿位、序人伦、敬老尊贤、息事端、敦睦乡里”。

春秋战国时期规定,70岁以上老人免一子赋役,80岁以上老人免二子赋役,90岁以上老人全家免赋役;秦汉之际,国家每年在仲春、仲秋举行两次养老礼。

仲秋之月,地方官员,要“按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八十、九十礼有加”;汉文帝规定,80岁以上老人,每月供给大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并规定“凡孝于亲者人帛五匹”。

唐朝规定,“男人七十、妇人七十五以上者,皆给‘子侍’”;明朝对老人有三优:一是“尊高年”,二是“设里正”,三是“优致仕”。

朱元璋出身贫寒,对老年媪翁,特别体恤。他“诏天下养老之政”,凡80岁以上贫无产业者,只要为人正派,乡里称善,月给米五斗、肉五斤。

他还下令各州府县,选择德高望重的老人,“凡见官有民患者”,可以上公堂直谏。“三谏不悛”,还可直接报告朝廷。这种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今天仍然在大力继承和发扬。

为尊重和顺应九九重阳节这个“九九,久久,延年益寿”的民俗与吉祥观念,如今将重阳节这天定为“敬老日”、“敬老节”或“老年节”,积极开展尊老敬老活动,为老年人办实事、好事

广告

时尚辣妈
豪宅豪车
其他
旅行攻略
健康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