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 > 健康育儿 > “第一逆反期”太伤脑筋! 如何应对?

“第一逆反期”太伤脑筋! 如何应对?

来源:范儿谷    阅读: 3.36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文章来源:8090科学育儿微信公众号-新妈课,原创标题:“第一逆反期”太伤脑筋! 如何应对? 责任编辑:Lee

“第一逆反期”太伤脑筋! 如何应对?

前几天在地铁,我的旁边坐着一位年轻的妈妈,她看起来两岁左右的儿子从上车伊始就在哇哇大哭,她的妈妈不管是哄还是颠,都不能让儿子的哭泣停止。

我和这位妈妈攀谈了几句——原来他们母子刚从自然博物馆出来,宝贝还想在“恐龙乐园”里玩一会,但眼看就要下雨了,她就强拉着宝贝离开了博物馆。“我一直在说一会下雨,要赶紧回家,但一点用都没有……”

这位妈妈的脸上带着焦虑、烦恼、疲惫,还有些许歉意,大概很不好意思吵到全车厢的乘客吧。

我想起了女儿冰倩,她在两岁多时,也曾为了坐商场里的小火车而眼泪汪汪地抱着我的大腿;即使已经学会吃饭,也总想让姥姥喂;让她收拾玩具,她偏要把玩具撒得到处都是;兴致来了,就从沙发上跳到床上,再爬到窗台上,让大人捏一把汗;有时我想亲近亲近她,她却一溜烟地跑开了……

这就是“第一逆反期”,几乎每个孩子的必经之路。

在那一段日子里,我虽说比其他妈妈多懂一些幼儿心理知识,但也架不住这种情况反复发作影响情绪。有一天,我拖着因为患了重感冒而无比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却发现冰倩在用面巾纸玩“漫天飞雪”。看到我回来,她还兴奋地在沙发上跳,说:“妈妈!下雪啦!下雪啦!”

这样的行为让我心中的“小鞭炮”直接爆发——我大喊:“安冰倩!你给我把这些收拾了!”

我的态度把冰倩吓着了,她“哇”地一声大哭起来,硬是哭了半个多小时,期间还无论如何都不让我抱。

等到夜深人静时,我回忆起冰倩自从两岁生日后逐渐显露出来的种种“顽劣迹象”,突然间觉得:宝贝不肯听我的话了,她其实是长大了呀!

想到这里,我的心情也好了不少,不再像刚进门时那样烦躁了。

为什么会有“第一逆反期”?

发展心理学认为:婴儿在出生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是没有自我意识的,这时妈妈做什么,他都会全盘接受,并且以妈妈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而当宝宝进入2岁时,就开始逐渐地把世界和自己分开,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开始用“我”来代称自己。(当宝宝开始发展自我意识,但不甚明晰时,会用父母常呼的小名来代替自己,如“倩倩要吃”。)这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主意。而这种想法却往往和父母的意见或社会的规则向左,于是就有“第一逆反期”,一般会持续到5岁。

从“妈妈的想法就是我的想法”到“我有自己的想法”,再到发现“别人的想法和我的不一样”——这难道不是成长历程中巨大的一步吗?

如何应对“第一逆反期”?

进步归进步,但宝宝的行为还是令人抓狂,妈妈们究竟要怎么做,才能和宝贝一起顺利度过“第一逆反期”呢?

尽量保持平和,接纳孩子的情绪

“发脾气”被认为是“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手段之一”。因为这是一种耗能很高,但效果非常差的教育方式。

我们都知道,孩子能感受到的爱,不仅仅是被照顾生活起居,更多的是情感被接纳。而“发脾气”恰恰是“不接纳”——许多在成年后非常缺乏安全感和接纳感的人,他们的童年里都有一个脾气暴躁、口不择言的妈妈,从妈妈强烈的词汇中,他们看到了一个毫无闪光点的自己。而他们和父母之间距离,可能从幼年开始就渐行渐远了。

因此,如果您真的很生气,那也请先深呼吸,让自己稍稍平静一些,再去面对那些令人头疼的问题,并用最大的耐心,努力认同、接纳孩子的心情,了解孩子的内心和愿望。如果你可以这样尝试一次,你会发现,当你可以平静而温柔地对待宝贝的一切“叛逆行为”时,孩子也愿意敞开内心,对你展现出真正的想法和需求。

告诉宝贝可以(需要)做什么

歪歪兔不少会员家长都反映,宝宝到了“第一逆反期”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不!”

然而,随着谈话的深入,我们发现,这些家长也会在生活中大量地跟宝贝说:

“不要玩水!”

“不要爬凳子!”

“不要乱扔垃圾!”

于是,宝贝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这句话,同也学会了这句话背后的抵触情绪。

“第一逆反期”太伤脑筋! 如何应对? 第2张

其实,孩子的每个顽皮行为背后都有相应的心理诉求,如搞清楚水是什么东西,感受站在高处的视野。家长需要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并让这种需求用合理、安全的方式表现出来。

如果宝宝想要玩水,撒纸屑——“你可以撒,但撒了之后,你需要自己来收拾干净”。

如果宝宝想要登高爬梯,跳沙发、跳席梦思床——“可以呀。但这件事有点危险,如果妈妈在身边保护你,你就可以这样做了。”

如果宝宝乱扔垃圾,他是可能不知道垃圾应该放在哪里——“垃圾的家在垃圾桶里。宝宝快把垃圾送回家吧!”

当这种思维方式形成,宝贝就会在你提出要求时想一想“我可以怎么做”,而不会直接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就可以化解掉一大部分“逆反期家庭战争”了。

用做游戏、讲故事来讲道理

曾有人说,讲道理是三种最没用的教育方式之首。因为五岁以下的小宝宝还并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因此还不能听懂干巴巴、十分抽象的大道理。给孩子“讲道理”需要用直接而具体的方式,来给宝贝呈现直观的感受。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就是做游戏。

我们现在都能记得《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中,张亮对儿子天天的教育。在白天,村长讲话,天天却乱说乱动。天天爸爸当时并没有发火。到了晚上,他和天天做起了游戏——让天天扮演村长,发号施令,而自己扮演天天,分别作出“不听话,满地打滚”和“马上立正站好”的表现,让天天换位思考。这样,天天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应该怎样做了。在后面的节目中,天天越来越懂事,成了观众心中的“小暖男”。

“第一逆反期”太伤脑筋! 如何应对? 第3张

讲故事也是如此,一个童话故事可以让宝宝进入故事的情境,和主人公一起经历风波,最后懂得故事要传达的道理。

《不用说,孩子就会听——歪歪兔逆反期教育系列图画书》中,《歪歪兔的花裙子》这个故事里,歪歪兔和许多孩子一样,有了漂亮的衣服就想马上穿出门,哪怕今天的天气不那么合适。后来,歪歪兔被大风吹感冒了,她也因此明白了当妈妈要求他做什么时,一定是有道理的。

又如《威威龙想讲一个小笑话》中,威威龙在吃饭时想给歪歪兔讲笑话,山羊老师提醒他好几次不要说话,他偏不听,偷偷地把笑话讲给了歪歪兔。结果歪歪兔哈哈大笑,饭粒跑到了嗓子里,弄得她大声咳嗽,脸色发青,差一点发生危险。

童话和游戏,都能直观地为宝宝呈现后果,让宝宝感同身受,增加体验,在快乐中让宝宝一点一点地变得懂事。

与其惩罚,不如让孩子承担后果

当然有些时候,宝宝的确会出现一些错误行为。记得在冰倩三岁多时的一天,我们一家去游乐场玩。晚上回家后,冰倩依然特别兴奋,以至于忘记脱下鞋就跳到了床上,床单上顿时多了四五个黑色的小脚印。我赶紧把冰倩抱下床,掀起床单,然后蹲下来对冰倩说:

“刚才你没脱下鞋就上床了,是不是?”

看着冰倩一下子从兴奋跌入羞愧,我说:

“没关系,妈妈不怪你,但你需要明天把床单洗干净。”

看着冰倩委屈的眼神,冰倩爸有点心软了,说:“别太难为孩子。”

但我态度很坚决,说:“我相信你可以洗干净。因为妈妈在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在在洗小手绢了。洗床单跟洗小手绢没什么区别。如果你不知道怎么洗,妈妈可以教你。

“第一逆反期”太伤脑筋! 如何应对? 第4张

就这样,第二天,我给冰倩接了一大盆水,指导她如何放洗衣液,如何先泡后搓……让三岁多的孩子洗床单的确有些难,我就和她一起搓呀搓呀……鼓捣了一上午,床单终于洗干净了。当冰倩看着自己洗干净的床单,内心的愧疚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成功的喜悦。

从那以后,冰倩每次上床之前都会小心翼翼地脱鞋,不让鞋子碰到床单一点点。这个教训,她大概会铭记终生。

我们在生活中总能遇到这样的家长——孩子犯错误后,就罚站、关小黑屋、坐小板凳、打手板……但其实,这些“惩罚”和孩子的错误有什么关系呢?难道当孩子长大后,我们也要这样惩罚他吗?最好的“惩罚”就是让孩子承担行为的后果,因为这样不仅让孩子知道“不可以”,还能明白“为什么不可以”。这才是真正的“懂事”。

如今,冰倩已经6岁,马上要上小学了。她的性格很阳光,想笑就笑,想哭就哭,哭好了该干嘛干嘛;她的自理能力也挺强,除了做饭,基本上不太用我照料;重要的是,她什么都愿意跟我说。

“妈妈,班上有个男生,他总把零食分给我吃,也喜欢和我玩。”

“是吗?他长得帅吗?”

“还可以,不如苹果班的一个男生帅。”

孩子的成长中会经历2个明显的“逆反期”,一个是2-5岁的“第一逆反期”,一个就是大家都熟知的青春期。孩子在这两个时期都非常需要家长的关怀和理解,因为在顽皮与叛逆背后,他们的心底有一份面对广大世界时的迷茫与无助。如果把握住这两个逆反期,接受孩子的全部心情,给他需要的关怀,而不是在他犯错、脆弱时对他进行不分青红皂白的打击,孩子就会和你成为一辈子的朋友,愿意对你敞开心扉。因为你不仅是生养、照顾他的人,也是最理解、最懂的他的人。

《“第一逆反期”太伤脑筋! 如何应对?》系歪歪兔幼儿早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原创光荣,抄袭可耻。在转载时请保持全文完整,并注明原作者——歪歪兔情智乐园。对于构成盗用、剽窃及其他侵犯我方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我方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更多关于“第一逆反期”太伤脑筋! 如何应对?- 新妈妈育儿经验分享,二胎辣妈帮,宝宝树人早教、母婴专家在线问答,请关注「微信公众号:xinmake521」

广告

母婴用品
好孕妈妈
健康育儿
快乐早教
亲子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