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质生活 > 其他 > 产能过剩不是火焰山 互联网车企抢食“唐僧肉”

产能过剩不是火焰山 互联网车企抢食“唐僧肉”

来源:范儿谷    阅读: 6.67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p>

文/羊城晚报记者 郭尧

产能过剩不是火焰山 互联网车企抢食“唐僧肉”

吕征宇、丁磊、戴雷、付强……最近一段时间里,这些曾经的传统车企高管精英跳槽到新兴互联网车企的消息纷纷传出,在一片喧闹声中,传统的汽车行业似乎也迎来了一个变革的时代。对于这股新势力来说,这或许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各行各业都被互联网时代所改造而颠覆,只有汽车行业仍是一个最后的还没被攻破的“处女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产能过剩阴影不散,传统强势车企也早已有所准备,留给这些新兴互联网造车新势力的,除了有机会,更多的还有考验。

A 背景 产能过剩是危机也是机遇

中国汽车行业似乎正处于一个变革的前夕,一边传统车企仍在疯狂扩张、积极布局;另一边,新兴的互联网造车公司也一家又一家地破土而出,雄心勃勃。那么,是不是留给后来者的机会很多?如果从产能角度来看,似乎并不乐观。

前段时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汽车行业产能调查报告》——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5年末中国汽车整车产能超过3000万辆。报告中称,2015年我国商用车产能利用率为52%,乘用车产能利用率在85%左右,总体来说,中国汽车行业已经出现产能利用不均衡的情况,产能结构性过剩显现。根据对2015年度汽车产量占比超过98%的中国37家主要汽车企业(集团)的调查,2015年末已形成汽车整车产能3122万辆,在建产能超过600万辆。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尽管产能已经出现过剩现象,但在建的产能仍然在继续,各大车企扩张的脚步并没有停下。而另一个背景是,中国汽车行业已经结束了高速增长时期,过去双位数的高增速已经看不见,微增长已经成为目前中国车市的主旋律。在这样的产能和市场背景下,留给车企们的扩张余地并不多,取而代之的将是激烈的竞争。对于车企来说,过去高速增长时期已经不再存在,只有在未来中加速升级并扩张,抓住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击败对手才能成为强势的一方。

那么汽车业的发展前景在哪里呢?从目前各大传统车企所公开发布的计划、愿景中,无疑像新能源、智能汽车如自动驾驶这两方面是目前最为明确的方向,其中新能源车更是得到了国家层面政策的支持。然而瞄准这些汽车发展前景的不仅是传统的车企,更有正在颠覆各行各业的互联网企业。面对汽车这个资本技术密集型、投资期长、高门槛的行业,不少资本想从互联网的角度来进行颠覆却无从下手,如今在新能源、智能汽车的未来愿景吸引下,一下子吸引各方投资者抢先投入,都想尝互联网造车企业的“头啖汤”。

B 现状 互联网思维造车蓄势待发

早在去年,新兴互联网车企就一个接一个出现,尽管它们大多数还停留在研发概念车的阶段,但其受到的关注度却颇高。首先出现的有一些是创业小团队,如游侠汽车、智车优行等。这些小团队尽管大打“互联网造车”的概念,却受到很多的质疑声音。如游侠汽车尽管已经推出新概念车,但仍被戏称为“PPT造车”早已成为业界笑谈,而游侠一方也曾出面否认。

但汽车这个仍未被互联网颠覆的产业实在太吸引人,更不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跨界造车,如来自家电行业的乐视、格力,前者与阿斯顿马丁合作代工电动超跑,后者干脆直接收购新能源车企。此外还有腾讯与富士康、和谐汽车共同投资的和谐富腾等。

如果说人们仍对这些新兴的互联网造车势力存在不少质疑的话,却已经有不少传统车企的高管精英用“脚”做出了选择。在这其中,有曾任英菲尼迪中国及亚太区总经理的吕征宇,以及曾任上海通用总经理的丁磊加盟乐视;原奇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力洪则去了蔚来汽车;最近最吸引人们眼球的,则莫过于刚刚被证实加盟和谐富腾的原沃尔沃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总裁兼CEO付强,同样选择的还有前东风英菲尼迪总经理戴雷。面对这些曾在传统车企做出骄人成绩、叱咤风云的精英高管们的选择,让人不由得要认真思考一下,难道这些互联网车企要来“真”的?

可以预见的是,在狂挖传统车企人才“墙脚”的背后,正是这些新兴互联网造车企业蓄势待发的一个步骤。有了这些实战经验丰富的车企大佬们的帮助,起码它们可以在创业的路上,少走很多弯路。

C 焦点 互联网造车能代替传统车企吗?

现在各家互联网企业都试图在汽车行业撕开一个小口子,利用“互联网”的风口强势进入,更有媒体惊呼“互联网企业造车将要取代传统车企”。但真的有那么容易吗?其实传统车企并没有坐以待毙,反而在继续推进传统汽车研发的同时,也一直以积极研发新能源车、自动驾驶车,而这正是互联网造车企业的突破口。

而且从目前来看,所谓的“互联网造车”并没有超越传统车企的表现。不少所谓的互联网汽车,更多的只是在“互联网思维”主导下在车载触摸屏上做做功夫,如果更超前的则是提出车联网概念,但更多的是通过车内中控屏等来实现,这难度对于传统车企来说并不大。当然,也有一些科技公司如谷歌、百度等正在开发无人驾驶汽车,目前还不知道的是,它们的无人驾驶车跟沃尔沃、奔驰、丰田、日产这些传统强势车企所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对比起来有没有优势?

对于新能源车来说更是如此,新能源车所需要的技术门槛很高,如今各大传统车企所推出的新能源车型仍没有达到可以大面积普及的阶段。尽管新能源车现在的增速很快,但那只是基于基数很小的背景下,实际市场需求仍然很小,这与新能源车的技术还没完全成熟有关。显而易见的是,互联网造车企业要想通过新能源车这个角度来进入汽车行业,从零开始建厂投资并不现实、风险也很大。从目前所了解的情况来看,贴牌代工的方式成为它们的主流选择,那么这样的一种造车方式,能够取得成功,甚至取代传统车企吗?目前并没有任何一单成功的案例。

但有意思的是,不少人认为,将来互联网汽车最容易出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产业与传统汽车产业不只是在烧油还是用电方面的区别”,早在两年前北汽董事长徐和谊就曾表示,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全新的行业,必须要用全新的模式与之相适应,而不能再沿用传统汽车的思维模式,按照传统的模式向下走肯定不行。徐和谊更曾表示,愿意“代工生产乐视汽车”。也就是说,互联网造车的成功因素,不仅在于造车技术,更重要的是“思维创新”。而至于互联网造车企业们如何“创新”,游侠、乐视、智车优行等都曾经公开过,但也只是停留在概念或概念车的阶段。像吸引了付强和戴雷加盟的和谐富腾则最为神秘,不仅投资巨大,目前也并没有透露更多关于具体的车型开发信息。从现在来看,如果说新兴互联网造车企业在“抢戏”传统车企,还不如说仍在蓄势待发的阶段。

记者手记

机会属于任何一方

任何一个新兴事物的出现,总会伴随着质疑,互联网造车也不例外。汽车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正处于一个关键转型期——新能源车、自动驾驶车普遍被看好,却还远没有成熟。这就给互联网势力一个很好的机会。只是,机会是有了,你也要靠谱才行!汽车首先作为一个重资产、高投入、回报期长的行业,并不是那么容易进入的。而且,汽车事关人身安全,一个新的汽车品牌并不是那么容易被人们接受的,特斯拉在亏损的情况下坚持了那么久,如今才算是有起色。

说了那么多,无非是老生常谈,汽车不像其他行业,有它的特殊性。所以面对那些动辄谈颠覆、说创新的互联网造车团队,还是想说一句:认真造出一款可靠的量产车来再说吧,未来的路还远着呢。但是,只要造出人们喜欢、可靠的汽车,不管它是传统车企、还是互联网车企造出来的,都会获得成功。时势造英雄,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想成为车企中的“苹果”,只是这个过程并不一定那么顺利。

广告

时尚辣妈
豪宅豪车
其他
旅行攻略
健康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