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品质生活 > 其他 > 世界名画呐喊图片

世界名画呐喊图片

来源:范儿谷    阅读: 2.9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世界名画呐喊图片,世界上有很多的名画,一些画的价值是价值连城甚至是无价之宝,世界上的画家成千上万,但是历史留名的却不多,而世界闻名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以下分享世界名画呐喊图片。

世界名画呐喊图片1

《呐喊》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1893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共有四个版本,分别是:创作于1893年的第一个版本,其作品作为蛋清木板画;绘于1893年的第二个版本,该画作为彩蜡木板画;第三个版本,创作于1895年,为彩粉木板画;第四个版本为蛋清木板油画。

该画作的主体是在血红色映衬下一个极其痛苦的表情。在当时蒙克的眼中,奥斯陆峡湾充满着发抖的、血红的幻觉,让人感到恐惧,甚至有些恶心。

在《呐喊》画作中,蒙克所用的颜色虽然与自然颜色的真实性是一致的,表现方式上却极度夸张,展现出了他自己的感受,画作里的线条扭曲,与桥的粗壮挺直形成鲜明对比,蒙克将画面中沉闷、焦虑并且孤独的情感,表现到了一种极致。《呐喊》是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作品。

2012年5月3日,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拍卖上,1895年创作的版本(第三版)《呐喊》,以1.199亿美元拍出。 [1]

世界名画呐喊图片

1893年 | 表现主义

挪威国家艺术馆等

天空中,红、黄、橙色的烈焰,像是要着火了一样。

下面站着一个人,光秃秃的脑袋就像头骨,整个身体被拉成波浪形,像要融入身后的急流。他因为害怕而瞪大了眼睛,嘴里发出了吓人的尖叫!

整个画面都弥漫着一股恐惧和焦虑。整幅画情绪饱满,不管是专业的艺术家,还是普通小白,都能在看画的一瞬间感同身受。

这就是挪威艺术家爱德华蒙克的《呐喊》。这幅画也有四个版本,其中粉彩木板画12分钟就卖出了1亿2千万美元。

世界名画呐喊图片2

2012年5月3日,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拍卖上,1895年创作的版本(第三版)《呐喊》,以1.199亿美元拍出。

中文名:《呐喊》

外文名:(挪威文)Skrik

(英文)The Scream

类别:油画、蛋彩画、色粉画、纸本画四个版本

收藏地:蛋彩与蜡笔画,藏挪威国家艺术馆

收藏地:色粉彩绘于木板作品,拍卖给私人

《呐喊》的画者,爱德华·蒙克(1863—1944年)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出生于挪威的医生之家,长期居住在德国柏林。

蒙克的艺术创作与他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童年时期父母、姐姐相继因病去世,目睹亲人被病魔慢慢吞噬的痛苦,成为他表现人类苦痛、磨难和死亡的起因。他的作品中表现出对苦难生活的强烈感情,充满紧张、恐惧、不安、愤怒、绝望和深思。

世界名画呐喊图片 第2张

该画【艺术特色】♀

《呐喊》常常被认为是蒙克的第一幅具有表现主义特色的画作,也是蒙克书写“灵魂”这一概念最原本的体现。

绘画表现更多依赖于创作时的感受,浓烈的色彩红、黄、蓝、绿的构成与大胆扭曲的轻重有致、缓急有序、长短粗细有别的线条运用令人震撼,画面呈现出高度的透视技法。

呐喊的人物全身震颤着,面色惨黄,惊恐的眼神透出万般的失落与迷茫。血红色的背景,动荡、急剧变化的线条是不可能取自于现实的,它来自于蒙克孤独和恐惧的生活经历。

该作品超越感官,表达了最深层次的东西。犹如画家所坚定的理想一样。

在该幅画上,蒙克所用的色彩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关联。

虽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都被夸张得富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实性。

全画的色彩是郁闷的:浓重的血红色悬浮在地平线上方,给人以不祥的预感。它与海面阴暗处的紫色相冲突;这一紫色因伸向远处而愈益显得阴沉。同样的紫色,重复出现于孤独者的衣服上。而他的手和头部,则留在了苍白、惨淡的棕灰色中。

画中没有一处不充满动荡感。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式鲜明对比。

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所有形式要素似乎都传达着那一声刺耳尖叫的声音。作者在这里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

世界名画呐喊图片3

世界十大名画之一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该画作主要表现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静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该作品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方向,作品折射出来的女性的深邃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最喜爱的作品,作者生前一直把它留在自己的身边。

直到达·芬奇去世后,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用了一万二千金币,才从达·芬奇的弟子手中买下。

现藏|法国罗浮宫

世界名画呐喊图片 第3张

世界十大名画之一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是艺术家达·芬奇于文艺复兴时期创作的大型壁画,是达·芬奇代表作之一,世界著名画作,收藏于意大利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

达·芬奇以《圣经》中耶稣跟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为题材,将人物的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

1980年该画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幅在格雷契寺院食堂墙壁上的宏大画面,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画家艺术的代表。

它也是人类最优秀的绘画作品之一,由于它的问世而使达·芬奇名扬世界。

现藏|意大利米兰圣玛利亚德尔格契修道院

世界名画呐喊图片 第4张

世界十大名画之一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立体主义画家帕勃洛·鲁伊斯·毕加索于20世纪30年创作的一幅巨型油画,长7.76米,高3.49米。

该画是以法西斯纳粹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镇格尔尼卡、暴杀害无辜的'事件创作的一幅画,采用了写实的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营造出低沉悲凉的氛围,渲染了悲剧性色彩,表现了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的灾难。

这幅画运用立体主义的绘画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

画面左侧,一位悲痛欲绝的母亲怀抱因战争而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喊,她的身后立着一个恐怖的牛头,牛脸上流露出残忍的狞笑。

根据毕加索曾在其他绘画作品中以牛头表示邪恶的习惯分析,这个牛头代表了法西斯的残暴和黑暗。

画的中间部分,一匹被刺伤的马昂头张着嘴,发出哀鸣,据画家本人说,这匹马象征西班牙人民,它代表受难的西班牙。

马的身下躺着一名死去的战士,他的右手握着被折断的剑,剑旁有一朵鲜花,这朵花是对死去战士的悼念。

一个妇女从窗子里探出身体,右手举着一盏油灯,油灯的左上方有一盏像眼睛似的电灯,灯光像锯齿一样射向四周,这些象征揭露,画家要将这一切罪恶和黑暗置于光照之下,让全世界都明了。

现藏|马德里国家索菲亚王妃美术馆

世界名画呐喊图片 第5张

世界十大名画之一星月夜

挚爱深夜的梵高在圣-雷米的初期所画的这幅"星月夜"是凡·高深埋在灵魂深处的对世界的感受。

在这件作品中, 闪烁于碧蓝色夜空中的星星, 格外夺人眼目。

每一颗大星、小星回旋于夜空中, 新月也形成一个漩涡, 星云与棱线宛如一条巨龙不停地蠕动着。

暗绿褐色的柏树像一股巨形的火焰, 由大地的深处向上旋冒; 山腰上, 细长的教堂、尖塔不安地伸向天空。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回旋、转动、烦闷、动摇, 在夜空中放射艳丽的色彩……这幅油画是他所画的为数不多的, 不靠直接观察对象, 而用虚构的形与色, 凭想像创造某种气氛的作品中的一幅。

现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世界名画呐喊图片 第6张

世界十大名画之一大宫女

安格尔的艺术“清高绝俗,庄严肃穆”,这一切可以通过他的重要作品《大宫女》体现出来。

画中,安格尔放弃了很多不必要的细节,使之统一在一片安详静谧的和谐气氛之中,就像是精心计算过一样,每一个“数字”所代表的都是和整体息息相关的极其“危险”的事件,随意改动其中的任何一处,都会使整个画面彻底坍塌。

这也似乎验证了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数与和谐”的理论,毕氏仰望夜空,都能感觉到星辰的组合像是用数字组成的音乐,他曾说他有很多次真的听到了“诸天音乐”。在这幅画上,比例、色彩像数字一样按一种奇妙的秩序排列着,华丽而不失平和。

安格尔早年游学意大利时,也一定通过古希腊的艺术作品感受到了毕达哥拉斯哲学的这种富于神性的美。故意拉长的身体,似乎体现了一种古希腊雕刻的肃穆庄严的美感。

艺术并不是盲目地复制现实,而是对倾入全部感情的生活中绽放的精神之花的倾力表达。这是一种美感,不需要任何理由。

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在形体脱开世俗的桎梏之后,精神才会完满。这也表现在他的很多绝妙的素描之中。

现藏|巴黎罗浮宫

世界名画呐喊图片 第7张

世界十大名画之一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十七世纪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于1665年创作完成的一幅油画。

该画描绘了一名身穿棕色衣服,佩戴黄、蓝色头巾的少女,以少女戴着的珍珠耳环作为视角的焦点。

该画背景铺满黑色,衬托出少女的形象。画面中的少女穿一件棕色的外衣,白色的衣领、蓝色的头巾与垂下的柠檬色头巾相互映衬,她侧身转头面向画外,嘴唇微微张开,左耳佩戴的珍珠耳环若隐若现,少女的形象与黑色的背景形成对比,凸显立体。

广告

时尚辣妈
豪宅豪车
其他
旅行攻略
健康美食